失業率再升,顏汶羽指當局停批外勞配額效果需時觀察
- 民建聯
- 10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10月20日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香港7月至9月的失業率升至3.9%,較6至8月上升0.2%。就業不足率則維持不變在1.6%。當中建造業整體失業率由6.9%升至7.2%,是眾多行業中失業率最高的。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顏汶羽指出,建造業界透露近來私人工程量下跌,令部分建造業工種失業率上升,特別是普通工人;不過不同的施工階段,需要到不同工種的技術工人,因此業界在不同時期亦會出現個別工種短缺情況。
有見及此,顏汶羽一直提倡政府要針對人力缺口加強培訓本地新血,同時協助基層勞工升級轉型。此外,顏汶羽和民建聯亦同勞工處合辦多個招聘活動,促進就業配對,期間宣傳「中級技工合作培訓計劃」等培訓計劃,鼓勵市民透過「先聘請,後培訓」入行,同時鼓勵普通工人提升技術,成為「中工」或「大工」,獲得更佳工作機會與待遇。他留意到建造業界已就此展開工作,為近期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建造業工友加強培訓及支援,包括建造業議會近來公布增加「一專多能」及「技能提升」培訓計劃學額、全數豁免相關課程學費及增加培訓津貼,並與工會、商會合作優化就業及培訓配對服務。
顏汶羽亦多次要求政府按個別工種需求,動態調整外勞配額。他感謝政府聆聽社會意見,例如發展局配合建造業實際人力市場情況,嚴格管控使用情況,實現動態調節,部分工種例如鋼筋屈紮工、木模板工、混凝土及灌漿工、泥水工、髹漆及裝飾工、假天花工等因人手緊張的情況有所改善,最新一輪審批中均沒有批出這些工種的配額。
顏汶羽相信上述優化措施仍要一段時間才能見到實際效果。他希望其他輸入勞工計劃以建造業為參考,設動態調整機制,更審慎檢視不同工種的人力情況,實事求是,按需求審批,若出現人手緊張則不應批出任何配額,確保本地工優先就業。
傳媒查詢:顏汶羽 6600 251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