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麗回應《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期望培育未來社會發展所需人才
- 民建聯
- 2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3月3日
2025年2月26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發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民建聯教育事務發言人、立法會郭玲麗感謝政府接納了民建聯不少建議,整體而言多方政策謀劃推動本港經濟持續向上發展,長遠規劃為未來人才、基建定下發展基礎,相信香港能穩步配合國家發展,發揮國際中心地位,在各方面再展現東方明珠輝煌。而在教育範疇上,政府秉持「守正創新」的精神,優化和整合資源運用,讓資源分配更為恰當,並按社會未來發展需要培育和儲備人才。
郭玲麗表示,感謝政府採納加強STEAM教育及數字教育的建議,《財政預算案》提及推出「『智』為學理」撥款計劃,並以先導形式推動學校於初中科學科使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和教學創新,每所獲批申請的學校可獲發一筆過10萬元的撥款。她認為,該措施在中學加強STEAM教育,推動人工智能AI 教育,包括AI 基礎知識,讓學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促進學生掌握AI 技術和技能,並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郭玲麗表示,支持政府全力推動本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其中預留十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以及港投公司將會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匯聚頂尖科企、學術機構和投資者,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應用場景,提升香港在科技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她建議,未來本港需要大量人工智能編程頂尖人才,政府可考慮結合社會各界力量,透過不同平台及項目,吸引AI 人才來港參與,並透過優化及專才計劃主動邀請頂尖人才留港發展,例如歐美同學基金會與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協會將於本年3月1日及2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賽(IAEPC),匯聚全球頂尖的AI人才與程式設計精英,推動AI技術的創新發展與實際應用,提升香港在國際人工智能領域中的學術地位,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高端人才集聚地。
郭玲麗稱,早前向政府建議繼續推行各項措施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及加強支援有需要的學生,以及將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持續為學生提供支援服務。此外,優化第二層機制服務範疇及完善機制網,以及研究將機制擴至小學。她樂見,《財政預算案》提及延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至2025年12月底,並推出優化措施,加強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 (一次性 額外開支約 220萬元 ) 。她續說,期望政府可按實際情況研究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甚至可結合地區康健中心精神健康支援措施,以確保學生當有需要的時候可即時得到適切的支援。
最後,《財政預算案》提及繼續監察國際學校學額的供求情況,並通過分配空置校舍及全新土地作發展國際學校用途。郭玲麗表示,現時社會對直資、私營及國際學校需求比例大增,政府應適時檢視公私營學校比例,不單可滿足社會需求,又可減輕政府在教育財政開支的負擔,最重要是學校在課程設計及教學模式有更大自主性,讓教育更多元化,學生有更多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此外,如可提高基礎教育私營學校比例,再配合教育局今天宣佈逐步放寬自資院校非本地生比例,相信香港能進一步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的角色。
傳媒聯絡:
郭玲麗 5541 812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