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顏汶羽冀持續發布平台工全面資訊,助立法會完善法例

2025年3月17日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下周討論「數碼平台工作者的保障」,政府統計處今日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1號報告書》,當中列出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工作者的工作情況與數據。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期望統計處未來持續公布更全面的平台工作者數據,以助政府和立法會研究如何完善法例,將平台工作者納入保障,並監管漸趨普及的平台經濟。

 

顏汶羽指出,政府統計處調查顯示,約12 900人在統計前12個月內有從事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的工作,並列出有關平台工作者的年齡、月入、每周工時等數據,當中逾98%可自行安排工作時間、近一半受訪者沒有固定工時或每周工作少於25小時,顯示工作自主及高彈性吸引受訪者「入行」。不過這些數據未能協助立法會全面地了解平台工作者的工作情況及目前享有的保障。這些平台工作者有否簽訂書面僱傭合約?平台工作者如何介定他們與平台之間的關係?平台企業有無向他們實施規範與管理制度?平台工作者有無需要「報更」?無按時上線工作、無按時完成工作等會否受懲罰?若他們在工作時受傷會否獲得補償?企業有無為工作者購買保險?平台工作者與平台企業遇糾紛會如何處理?食物及貨物送遞數碼平台以外的平台工作者情況和數據又是如何?

 

顏汶羽早前委托立法會資料研究組選定外國例子檢視當地保障平台工作者的措施,他認為可參照新加坡做法,為平台工作者設立僱員以外的法定身份,並考慮建立發牌制,讓平台工作者作簡單登記,以確立法律地位,從而享有工傷保障、可供強積金,以及購買更高保障的保險等。

 

顏汶羽建議引入平台工作者發牌制度,就涉及公共安全、職業安全與公眾利益等事項進行規管,例如要求平台制訂車手駕駛安全守則、惡劣天氣工作守則、為從業員購買個人意外及第三者保險、制訂合理的薪酬發放機制等等,以協助業界形成行業規則,完善勞工保障。此外,顏汶羽期望政府設立機制協助解決平台企業與平台工作者之間的困難和糾紛。

 

傳媒查詢:

顏汶羽  6600 2511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