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元朗區垃圾收集站衞生環境意見調查優化垃圾站設施 推動源頭減廢

已更新:6月10日


2025年6月9日


我們收到不少居民反映,元朗區內垃圾站因垃圾棄置欠妥善,以致衍生鼠患、臭味等環境衞生問題,長期為人詬病。去年我們舉辦『元朗區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交流講座』,收到區內不同持份者,表示回收配套不足,廚餘回收及環保回收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為此,我們在2025年2月至4月期間巡查元朗區內部分公眾垃圾站、公共屋邨垃圾站及鄉郊區垃圾收集點,並在區內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居民意見。


問題發現

公眾垃圾站/公共屋邨垃圾站:

1. 垃圾存放及等候收集垃圾的時間過長,由晚上收集後需等到次日早上才由垃圾車運走,以致衍生鼠患、臭味等環境衞生問題,並長期滋擾鄰近住戶;

2. 搬運垃圾時間較長,當垃圾車抵達時,工人們需將多個大型垃圾箱逐一傾倒到垃圾車上,並產生不少噪音問題;

3. 垃圾站現存結構性局限,因垃圾站高度及面積不足而未能改用新型壓縮斗。


鄉郊垃圾收集點:

1. 衞生環境欠佳,不時發現垃圾棄置或傾倒方法欠妥善,垃圾箱經常爆滿,箱蓋沒有蓋好,個別人士將垃圾棄置在非指定位置,垃圾細菌滋生,惡臭蔓延;廚餘殘渣又令老鼠曱甴問題嚴重;

2. 垃圾車一般在早上繁忙時間到各鄉村收集垃圾,並經常停靠在繁忙街道或需佔用其中一條行車線將垃圾夾走,因而令路面交通擠塞,更有部分司機更會越線逆行,險象橫生;

3. 垃圾收集點旁邊用地因地權問題,未能取得使用權限而難以擴闊。


調查結果(詳細調查數據後頁附件)

問卷調查日期:2025年3月3日至3月18日

受訪人數:1006人

調查結果顯示:

• 近9成半受訪者認為老鼠曱甴問題是與垃圾站儲存垃圾有關;

• 逾8成受訪者支持採用新式壓縮垃圾斗後騰出的空間設置更多環保及廚餘回收設施;

• 逾7成受訪者認為現時垃圾站需要改善環境衞生問題;

• 過6成半受訪者認為新式壓縮垃圾斗能夠改善鼠患、臭味等環境衞生問題;

• 過半受訪者表示,住所鄰近垃圾站常受到不同程度的臭味及噪音滋擾。


我們於本年2 - 4月分別聯同立法會議員、鄉事委員會主席、不同政團/友好區議員、村代表及相關政府部門聯合視察區內垃圾收集點及舉行會議:


巡察區內部分垃圾站及鄉郊垃圾收集點


我們建議

優化垃圾站設施

• 推動舊式垃圾站升級 全面採用密封式垃圾收集設施

優化現有舊式垃圾站 (食環署及房委會轄下)轉用壓縮斗(元朗區共18個公共屋邨,只有天逸邨、天晴邨、天華邨及洪福邨已採用),以減少垃圾站擺放大型有轆垃圾箱和縮小佔用存放垃圾的面積;密封式設計亦可減少臭味傳出,亦可縮短垃圾車收集垃圾時間,以提升垃圾站周邊的衞生環境質素。


• 增建垃圾收集點

政策局應積極協調不同部門加強與各鄉事委員會的合作,攜手覓地及解決難題,在鄉郊垃圾棄置黑點加建不同新式垃圾收集設施,如太陽能垃圾壓縮機等,優化鄉郊地區內的垃圾處理。


推動源頭減廢

• 增設更多回收配套設施

垃圾站全面升級採用壓縮斗後,垃圾站可騰出的空間用作安放廚餘機 / 廚餘處理機及回收設施,填補區內未符合申請安裝廚餘機門檻的單幢大廈及低密度屋苑,加強環保回收的便利性,推動市民參與環保回收活動的意欲。(根據環保署試驗計劃指引:屋苑不少於1,000戶才合資格申請廚餘機)。


• 加強公眾教育及提高罰則

加強教育市民從源頭減廢,做好廢物分類,避免回收物料因混雜廢物而受污染。同時,在非法棄置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提高罰則,以打擊罔顧公德人士非法棄置垃圾的行為。




直播重溫


新聞聯絡:

立法會議員 周浩鼎 3703 9870 立法會議員 劉國勳 9782 7408

元朗區議員 林偉明 6990 8243 元朗區議員 李啟立 5266 6812

元朗區議員 徐君紹 5109 9663 元朗區議員 蘇 淵 9609 5416

元朗區議員 賴玥均 9855 7663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