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全球低空經濟創新示範區建設
- 民建聯
- 6月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6月3日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簡稱「聯盟」)與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於今日(6月3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雙方將圍繞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及產業轉化展開深度合作,目標是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低空經濟示範區。
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國家戰略的支持,地利是大灣區獨特的區位優勢,而人和則體現在政產學研投各界的緊密協作。」她強調,聯盟與城大的合作正是「人和」的典範:「今日的簽約標誌著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雙方將搭建跨行業合作平台,培育複合型人才,推動低空技術創新從區域走向全球。」
城大副校長(研究)岑浩璋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城大一直以來是研究與創新的領導者,其東莞分校及深圳研究院的成立,進一步強化了大灣區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城大在人工智能、可持續技術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能夠為低空經濟提供關鍵解決方案。」他表示,雙方簽署備忘錄的目標在於將大灣區打造成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我們將共同推動航空技術、智能物流及城市交通的創新發展,促進聯合研究、技術轉讓與人才培養,構建政府、企業、學界及科研機構協同的生態體系。」
城大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李立帥教授進一步闡釋合作重點:「本次合作將致力於將前沿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材料科學、先進製造、可持續性及政策研究等領域,推動低空安全操作、多模式交通網絡及智慧城市中的空中移動技術與現有基礎設施融合。」她強調,合作還將通過專項培訓計劃培養下一代航空技術人才,「聚焦區域互聯互通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鞏固大灣區在全球低空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重點開展聯合研究與技術轉化、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等合作,聚焦低空經濟核心技術如無人機通信、智能空域管理、綠色能源驅動等,推動實驗室成果向市場產品轉化,並培養兼具技術背景與產業視野的複合型人才,共同構建「研發 - 轉化 - 產業」的完整低空經濟產業鏈。

傳媒查詢: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葛珮帆 9031 7995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