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賢:建議吸收韓國進口疑染霉菌蛋糕回收事件經驗教訓,優化預警機制
- 民建聯
- 9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9月16日
食物安全中心於9月13日緊急呼籲市民停止食用某款韓國進口包裝蛋糕,指涉事批次可能含霉菌,並第一時間展開回收。然而,有報導指出,韓國的品牌官網早於7月24日便發表聲明回收該款蛋糕,食安中心亦在7月底接獲澳門食品安全廳的預警,但直至9月12日,即事隔43日後,食安中心在接獲韓國通報另一批次產品可能受污染且曾進口本港,才指令經銷商將問題批次產品下架。民建聯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漁農界)何俊賢認為,該次事件屬「事後補救」,滯後的應對措施為公眾帶來不必要的食物安全風險。
何俊賢認為,食安中心在處理該事件的程序上仍有很大優化空間。首先,食安中心已於7月底獲悉風險信息,卻未要求相關經銷商留意相關食品及近期批次,直到四十幾日後,有問題產品進口並在港上架才啟動回收,不僅增加回收難度,浪費了人力物力,更為市民帶來食物安全風險。第二,在此期間,食安中心雖發布了食物事故報表,但該信息發布方式及內容未能夠有效提醒市民注意問題產品及相關批次,導致問題商品可能經代購或跨境購買等途徑流入市面,威脅香港食品安全。
何俊賢認為,相關部門應痛定思痛,深刻檢討本次事件並吸取經驗教訓,提升風險意識,優化風險預警及處理程序,避免重蹈覆轍。他建議,食安中心若已從官方等可信渠道獲取食物安全風險信息,可按照產品進口量、流通範圍、安全風險等指標進行評估,以更靈活的方式主動應對食安風險,例如,若確定未有批次進入本港,亦可提前向進口商、經銷商發出警示,提醒其留意問題產品及就近批次,從源頭降低問題食品流入機會,從而提升進口食物安全風險防控成效。
傳媒查詢
何俊賢議員辦事處 2682 015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