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拆解「泊車難」困局!建議完善規劃 增建智能停車場

已更新:10月3日

2025年10月3日


ree

政府停車收費錶(「咪錶」)已於9月28日起加價,私家車每15分鐘停車費倍增至4元。民建聯在多區接獲市民反映,指「咪錶」加價後的流轉量可能較以往高,但泊車位不足的根本問題未解決,仍然是「一位難求」。因此,民建聯交通事務發言人兼新界西南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民建聯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及民建聯深水埗支部主席兼區議員陳偉明,今日舉行記者會提出多項建議,從短、中、長期解決市民「泊車難」的困局。


ree

民建聯深水埗支部主席兼區議員陳偉明引述警方數據,首兩季因違泊而發出的「牛肉乾」多達115萬張,即使「咪錶」加價後,不少車主亦指「一位難求」。他又引述部分職業車司機反映,近年不少由貨車改裝的「廣告車」長時間停泊在市區貨車上落貨區,變相令其他貨車被迫違泊上落貨,導致交通嚴重阻塞,影響市民出行。


ree

針對車位供不應求的情況,民建聯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建議政府應繼續於各區增設智能停車場,作為中期增加泊車位的做法。他說:「今日舉行記者會的停車場,就是本港4個智能停車場之一,這個停車場提供約二百個泊位,其中52個屬智能泊位,大大紓緩區內車位的緊張情況。」而政府亦正在欽州街興建有170個地下智能泊位的智能停車場,預料最快明年完工,屆時會紓緩區內車位緊張情況。


ree

鄭泳舜續說,因應政府早前拆卸油尖旺兩個停車場大廈,民建聯建議政府在中九龍幹線工程「回填」用地,興建地底智能停車場,以補回相關車位數目,政府亦已承諾將會進行研究。當中亦要減低開支成本。而今日所見的地上智能停車場,則是由營辦商以短期租約租借政府土地,自己興建停車場及以自負盈虧原則營運。


ree

民建聯交通事務發言人、新界西南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除了增設智能停車場外,我們亦建議政府研究開放更多政府場地予公眾泊車;在長期規劃方面,我們建議政府須研究在地契要求重建的大型地盤增設泊車位,並考慮調整計算地積比,鼓勵私人發展商增加車位供應。


至於短期策略上,陳恒鑌說民建聯建議政府善用高架天橋橋底位置,以增加路邊泊車位;在晚間非繁忙時段,可在選定區域劃出車輛泊位,包括道路、屋邨街市及商場貨車位等,讓不同車輛停泊。對於一些非法佔用泊車位的行為,政府亦需要加強執法外,亦建議修訂法例,禁止任何人在車位進行任何非停泊車輛的用途。




留言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