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水為財?滲水滴水變破財!「滴水不漏」社區睦鄰行動啟動

2025年8月19日


《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已於8月17日生效,新條例對樓宇滲水、滴水及垃圾屋等增加罰則,同時將政府人員入屋調查時限延長為「朝7晚10」。

ree
ree

根據政府數字,政府每年平均接獲逾四萬宗樓宇滲水投訴個案,及超過三萬宗冷氣機滴水投訴個案,但部分個案因政府人員蒐證困難,導致滲水及滴水問題一直困擾民居或行人。


為了協助政府向市民宣傳新修例內容,民建聯於今天早上於葵青區舉行「水為財?滲水滴水變破財!—『滴水不漏』社區睦鄰行動」啟動禮,食環署助理署長溫智舜、民建聯副主席、新界西南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及民建聯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發言人兼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均有出席,分別講解修例重點、民建聯針對改革滲水辦及解決冷氣機滴水滋擾的建議,一眾民建聯葵青區議員亦有出席,講述在社區處理滲水滴水問題時遇到的困難。


食環署助理署長溫智舜表示,政府銳意提升本港衛生市容,故新修訂《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增加食環署處理多項環境衞生問題的法定權力,可以更有效地處理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雜物霸佔公眾地方和店鋪阻街等問題。他續說,新修例後,政府人員入屋調查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等公共衞生妨擾問題時限延長,能夠配合投訴人及市民作息時間,加快處理進度。


ree

陳恒鑌議員指政府去年接獲的四萬多宗樓宇滲水投訴中,超過兩萬多宗需要跟進,當中卻有不少個案纏擾多年而仍未獲解決,因此民建聯於今年初提出「改革滲水辦」倡議,建議於滲水辦設立「重案組」,專責處理積壓的複雜個案;善用科技如微波斷層掃描尋找滲水源頭;研究修改《建築物條例》26A條,針對處理因滲水而導致樓宇安全問題。


ree

何俊賢議員表示,除了增加食環署的執法權力,政府須善用現代化科技鎖定冷氣機滴水的源頭,並增加人手及相關培訓,主動發現問題。同時,他建議制定時間表,以檢視修例後的一年,是否有效處理過往所累積的投訴個案,並基於成效研究是否需進一步的行動。


何俊賢續建議政府應加緊連繫各方持份者,除了單位住戶外,亦應聯繫冷氣機維修商,為住戶解決滴水問題提供技術支援,並加強宣傳,提升市民意識。


民建聯葵青區議員鄧麗玲在活動上分享了處理個案的困難。她指因滲水單位業主不合作,拒絕維修或讓政府人員蒐證,令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導致受滲水影響的苦主深受情緒困擾。她期望今次修例,能夠解決社區這「老大難」問題。


ree

陳恒鑌議員指即日起,民建聯將透過地區支部和區議員、幹事團隊在全港各區宣傳「滴水不漏」社區睦鄰行動,透過宣傳單張、精美的WhatsApp Sticker、宣傳短片等呼籲市民遇到滲水滴水問題,應盡快維修,以維持和睦的鄰里關係和建立和諧社區。


「滴水不漏」社區睦鄰行動啟動禮直播重溫:https://youtube.com/live/1z4GMMY4RP8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