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前超前部署減低損失,建議善用科技應對天災
- 民建聯
- 7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3天前
2025年9月26日
超強颱風「樺加沙」周三吹襲香港,翌日香港市面大致復常,民生及經濟活動如常有序進行。民建聯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民建聯新界東南立法會議員李世榮、民建聯東區區議員植潔鈴,今日召開記者會總結民建聯團隊在風災過後的工作及建議。

梁熙議員表示,天文台當晚除下八號颱風訊號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各地區支部同事均出動巡視各區情況。據各區支部收集所得數據顯示,塌樹個案較多,在全港至少發現近三百多處塌樹地點,有接近30宗物件倒塌,部分路面地磚亦遭吹起等。民建聯各區團隊馬上聯同政府人員及關愛隊義工等協助清理市面。

李世榮議員表示,超強颱風「樺加沙」是今年全球最強颱風之一,香港能在風災後翌日即恢復正常運作,全賴特區政府超前部署及不斷提醒社會各界做好防災措施,將風災災害減至最輕。

梁熙及李世榮議員均表示除了政府超前部署外,所有風暴期間及事後緊守崗位的政府人員、清潔工人及各區關愛隊義工均發揮重要作用,功不可沒。民建聯東區區議員植潔鈴亦表示,不少市民向她讚揚政府今次應對颱風的工作部署及預警工作,市民生命及財產均能得到充份保障,「避過一劫」。

對於將軍澳海濱在風災期間遭洪水「海嘯式」衝擊,李世榮議員建議政府可擴大洪水感測網絡及AI預測系統,並與天文台數據結合,以實現實時洪水預報,針對低窪地區,作出預先疏散準備。他又指立法會早前已批出款項進行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期望於2028年或之前完成。短期內,他認為有需進行加建水閘、護土牆、路面集水溝、於河堤旁安裝檔水板等暫時性措施。
對於維護樹木及預防山泥傾斜方面,梁熙議員建議政府對位於主要社區或重要民生設施旁的天然斜坡加強檢查,確保斜坡狀態良好;同時加派人手清理樹木斷枝,避免影響路面使用情況。
在颱風襲港期間,有人不顧危險及政府勸喻在岸邊追風觀浪一事,梁熙議員對此感到遺憾。對於兩名女子帶兒童「追風」,疑涉疏忽照顧兒童被警方拘捕,作為一孩之父的梁熙議員勸喻家長們應以小朋友的安全放首位,不要心存僥倖,避免誤墮法網。
對於政府指會研究立法針對在颱風下追風行為,梁熙議員表示認同,並建議可參考鄰近地區的應對極端天氣的相關法例,包括澳門《民防法律制度》中「禁止或限制個人或交通工具在特定範圍內停留或通行」,以加強阻嚇「追風者」的罔顧行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