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鞏固香港國際航運及航空中心地位》主題系列四,《提升香港物流競爭力》圓桌會議

2025年5月15日


香港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空港之一,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物流產業不僅是香港其中經濟支柱,更是銜接國家與全球供應鏈的核心樞紐。面對土地資源緊絀,產業轉型挑戰等問題,香港亟需在國家戰略的框架下,進一步強化物流產業競爭力,以鞏固香港國際航運航空樞紐地位。就此,民建聯於今日下午舉行《提升香港物流競爭力》圓桌會議,這是繼《鞏固香港國際航運航空中心地位》主題系列的第四場研討會,會議分別邀請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陳婉雯、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教授、香港物流協會主席袁美儀、順豐同城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陳希文,以及威信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保,共同為香港物流業發展集思廣益。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香港貿易及物流業一直以來都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中貢獻最大份額的行業,是推動本港經濟及就業增長的強大動力,但面對近年地緣政治、經濟環境及鄰近地區競爭發展等挑戰,香港物流業也不得不向前,改革創新,為業界及市民創造更大效益。


陳婉雯就前年年底公布的《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進展作出介紹。她強調,香港物流業正處於轉型期,政府正加速支援物流業朝向高質量發展,使香港成為亞洲區內的可持續現代化、高增值及智慧物流樞紐。當局正以資金、培訓及技術支援等,推動行業數碼化、現代化。此外,對於業界最為關注的物流用地,當局已定立了短、中,長期發展目標,推動物流ESG,並以五大策略應對中美關稅問題。


張惠民肯定了香港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和物流樞紐地位,他預期跨境電商將成為未來持續發展和增長部分,他建議當局應促進“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便利化,打造香港成為連接海外和大灣區城市的重要物流平台,未來亦應主力推動綠色物流,以及加強相關人才培訓。


袁美儀認為香港在物流業的硬件及軟件上都具備了優勢,包括自由港免稅優惠、多選擇的航班航線靈活應變、服務具高效能力等,她認為這些優勢促使業界優先選擇香港作為物流轉運地,其他地區無法輕易取代。至於近年中美出現的關稅戰和貿易戰等,她認為對香港並未有造成巨大影響,不過,長遠而言,她認為物流業應朝向發展物流ESG,提升危機管理等,政府也應適時向業界提供協助以降低營運成本等,將更有利於未來發展。


張希文對跨境電商業務作出進一步介紹。他表示,電商營運已和中國物流業息息相關,兩者發展相輔相成。他認為,廣東省具備強勁產業優勢,其「小批量、多批次」生產,成為大灣區核心競爭力,直接帶動了物流業的興旺,他希望可以借助香港的金融優勢,令大灣區物流業進一步發展。


作為本土物流公司代表的陳家保,總結了多年香港物流營運的困境。他表示小型企業在目前經營環境的確有一定困難,但慶幸香港可提供的物流服務選擇種類多,致使物流業依然存在營運空間。他希望可由政府牽頭,聯合各個物流公司的優勢,創造香港物流品牌,放眼世界市場。


最後,劉國勳聽取各界意見後,認為香港物流優勢雖尚可應對目前變化,但仍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增加物流用地及人才培訓等,並及早發布洪水橋/廈村現代物流圈研究結果,讓業界作出部署。當局在致力推動香港發展創科領域之餘,仍應穩住傳統支柱行業發展。

直播連結:

YouTube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9782 7408)


Comentario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