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
Greater Bay Area
積極推動發展
民建聯對大灣區提具體構思和建議
六大宏觀定位
-
全球最開放、最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城鎮群之一
-
世界級的創新科技產業基地
-
世界級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
世界級的航運物流樞紐
-
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之一
-
世界上最宜居的優質生活圈之一
民建聯於2017年8月11日,公佈《把握機遇,創新高峰: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規劃方案建議書,詳細闡述民建聯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規劃構思和重要建議。
民建聯認為,香港目前存在兩大問題,包括經濟發展出現瓶頸,以及生活成本高昂,市民的整體生活質素與香港的國際地位不相符合。參與大灣區的發展,可以令香港突破現時的經濟瓶頸,提供更多元化和優質的工作職位,同時令市民享有更好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大灣區發展應是全方位的,當中包括六大宏觀定位,涉及經濟、文化和生活三方面。具體包括八大範疇,共55項建議。
-
政府推動 市場主導
-
經濟為主 重視民生
-
發揮優勢 集中資源
-
整體受惠 成果共享
大灣區的發展
應遵從四大原則
八大建議範疇
-
加強制度建設及支援
-
打造世界級金融中心
-
促進專業服務發展
-
建設創新科技灣區
-
打造中醫藥產業中心
-
創造營商及工作友善環境
-
構建優質生活圈
-
加強文化互通
國家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國家於2019年2月18日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為不同城市的角色和定位作出明確而清晰的指示,當中亦為香港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
組織傳媒考察大灣區
為積極推動香港不同階層和界別參與大灣區發展,民建聯於4月25至26日邀請傳媒走訪大灣區,參觀深圳、前海、廣州和佛山的初創孵化器,希望透過媒體報導,鼓勵本港青年走進大灣區尋找機遇。
探索香港文化藝術界在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於2018年6月15日下午舉辦「香港文化藝術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圓桌會議,廣邀界別內的佼佼者聚首一堂,就如何充份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機遇進一步拓展影響力,為區內外帶來更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交換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