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呼籲重推公屋「租置計劃」推行「租置2.0」助基層家庭安居

2025年6月26日


一、背景

置業安居一直是基層市民的共同願望。隨著現時公屋居民對自置居所的需求日益殷切,過去「租者置其屋計劃」亦協助不少家庭實現上車夢。然而,現行資助置業階梯有限,公屋居民難以負擔私人樓宇或其他資助房屋的高昂售價,導致「安居樂業」成為遙不可及的目標。此外,現時公營房屋資源潛力未能充分釋放,基層家庭積累資產及改善生活質素的空間有限。


民建聯南區支部及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認為,重推租置計劃能有效回應基層市民對置業的渴望,讓居民以合理價錢購置原居單位,有助提升生活穩定感,並推動社會向上流動。同時,計劃亦可釋放房屋及土地資源,為政府帶來現金流,促進公共資源的可持續運用。


為更全面了解居民意見,民建聯於南區石排灣邨三月份舉辦「租置計劃知多啲」居民座談會後,隨即於4 月初至6 月初展開問卷調查,期望以具體數據反映民情,推動政策落實。


二、問卷數據收集及分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南區區議員朱立威指今次重點於4 月初至6 月初期間,在石排灣邨進行了居民問卷調查,合共收到1273 份有效問卷。問卷設計圍繞「是否支持重推租置計劃」、「是否支持石排灣邨作為先導屋邨」、「有否意欲購買現居單位」及「對定價和管理安排有何期望」等問題。



初步統計顯示,絕大部分居民均支持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並贊成以石排灣邨作為試點。多數受訪居民表示有意或會認真考慮購買現居單位。關於定價,居民普遍期望以「低於市價」及「可負擔」為原則,建議售價參考樓齡、市價折扣或與現行租金掛鈎。


從問卷分析可見,居民對租置計劃的需求非常殷切,支持度極高,絕大多數居民都表示有實際購買本邨單位的意願。居民最關注的議題包括售價是否合理、管理安排是否透明,以及長遠的維修責任分工等,同時普遍期望政府能盡快推行相關政策,早日釋除他們對未來居住安排的不確定感。在收集到的居民意見中,不少人強調「希望定價不超過100 萬」「價錢合理,管理安排要清晰,維修希望由政府負責」,也有居民認為「租置計劃比綠置居或居屋計劃更有效提高公屋住戶的上進置業階梯,尤其對老人家和基層家庭幫助很大」。同時,亦有人建議「希望公用設施範圍及維修保養責任要講清楚,由房署統一管理最理想」。不少居民呼籲政府「盡快實行租置計劃,讓居民安心,也能增加政府收入」,同時希望「可以購置現住單位外,亦可揀選其他較大單位」及「價錢優惠啲,最好比居屋平,讓基層家庭可以上車」。整體而言,居民的心聲真切反映他們不僅渴望穩定安居,更希望政策設計能貼近實際需要,兼顧經濟負擔和長遠社區管理,期望政府在未來規劃時,能充分考慮這些訴求,令租置計劃真正發揮作用,造福廣大公屋居民。


三、「租置2.0」聚焦居民訴求,全方位回應社區需要

民建聯南區支部副主席、南區區議員黃才立及民建聯南區支部副主席、南區區議員張偉楠提出「租置2.0」作為優化版的租者置其屋計劃,不僅回應石排灣邨及廣大公屋居民的核心關注,更針對過去舊計劃暴露的問題進行多方面優化:


1. 定價可負擔,切合居民期望

原有租置計劃雖提供折扣,但部分單位定價與家庭實際負擔能力仍有落差,個別情況下更因樓齡、地段等因素令住戶卻步。「租置2.0」建議以市值約20%至25%,並考慮平均家庭入息、實際負擔能力訂定價格,住戶每月供款及住屋開支不超過平均入息的25%。這大幅壓低入場門檻,例如大部分單位預計定價介乎80 萬至90 萬元,遠低於私樓市價。這不僅回應居民「希望定價不超過100 萬」的訴求,也避免了舊計劃中「有心但無力」的困境。


2. 明確劃分公用設施權責,減少管理糾紛

舊計劃下,因分散業權設計,屋邨內商場、車道、休憩設施等公用空間的責任不清,引發管理爭議,例如峰華邨因為共用設施而需分攤大額維修費,令居民感到不公平。「租置2.0」將範圍界定為樓宇本身及專用設施(如泵房、配電設施),其餘公共空間繼續由房委會統一管理,直接減少責任互相推卸、維修費分擔不公等問題。這一點也讓居民易於理解自己的責任範圍,避免日後出現「三不管」情況。


3. 設立維修儲備金,確保長遠保養

過去舊計劃有屋邨因維修基金不足導致大廈失修、部分業主需臨時分擔高昂維修開支,令居民憂慮。「租置2.0」由房委會注資,加上住戶供款,設立可應付三次大維修(每次周期為15 年)的專項基金,並規定所有工程須由房委會招標、監督、驗收,確保資金充裕、執行透明。這既釋除居民「維修由政府負責」的疑慮,也避免維修費用突如其來、無力負擔的問題。


4. 設禁售期及二手市場限制,防止炒賣

「租置2.0」設首五年禁售期,僅可原價售回房委會,之後雖可進入「第二市場」但設有售價上限(*房委會評定的估值=市值-補助金額連利息),必須補價方可公開出售,有效防止投機炒賣,保障資源分配公平。這不但回應居民「擔心單位被炒賣」的訴求,也令資源真正流向輪候多時、有迫切置業需要的基層家庭。


5. 房署繼續統一管理,管理模式靈活

原租置計劃不少屋邨成立法團後,因缺乏管理經驗及資源,出現管理混亂,甚至影響社區環境。「租置2.0」參考新加坡模式,建議由房委會擔任「公契管理人」,統一管理所有公共地方,既保障管理質素、維修透明,也讓居民免卻自行管理的煩惱。同時,亦保留成立法團的機制,讓居民按意願選擇,兼顧多元需要。


整體而言,「租置2.0」針對居民最關心的定價可負擔、責任清晰、維修保障、防止炒賣及管理透明等多項訴求作出回應,並以針對舊計劃經驗的優化設計,切合基層實際需要,協助政府優化房屋資源運用,實現安居樂業與財政可持續並重的目標。



四、結語:以石排灣邨為試點,為市民建構「安居夢」的制度階梯

面對基層市民對置業的渴望與現實生活的壓力,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學鋒重指推租置計劃正是一項回應市民所需、切合社會期望的務實政策。這項計劃不僅有助居民提升生活穩定感,更能釋放土地與房屋的潛在價值,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創造政府與市民的雙贏局面。


我們認為,以石排灣邨作為全港首個試點推行「租置2.0」,既能回應社區強烈意願,也有利於在真實環境下檢視政策細節、完善制度安排。石排灣邨居民的高度支持與積極參與,正好為全港提供一個可持續、可複製的實踐藍本。


民建聯堅信,「租置2.0」將成為基層家庭穩步向上、累積資產與安居樂業的重要階梯。這不但能提升市民對制度的信任感,亦有助政府拓展財政空間,推動公共房屋資源的優化與再分配。


我們促請政府積極考慮重推公屋租置計劃,並以石排灣邨作為首個試點,及早公布路線圖及推行細節,切實回應基層市民的「安居夢」、「置業夢」。同時,我們會繼續與居民同行,廣泛收集意見、協助解說,推動政策穩步落地,讓更多家庭實現向上流動與安居樂業的目標。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6099 3800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南區區議員朱立威MH 9289 9361

民建聯南區支部副主席南區區議員張偉楠6019 7327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