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政府過去採取強檢大廈及圍封小區策略,以找出新冠確診者及隱形病患。其中,當局透過與港大團隊合作,為污水「探疫」,檢測污水新冠病毒,從而找出必須強檢的大廈。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陳恒鑌及柯創盛議員今日先後到訪污水抽樣站及港大環境生物技術實驗室,了解污水病毒監測,包括抽樣及化驗技術及流程。我們認為這套包含主動追蹤「探疫」、檢測污水病毒流程,是集合科研的一項抗疫防疫技術,體現跨部門及跨專業合作,但礙於每天只可處理24組樣本,我們期望當局深化技術及盡快添置儀器,加大檢測能力。
民建聯三位立法會議員今早與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先到油麻地梁顯利中心附近的取樣區,了解渠務署透過承辦商從沙井採樣污水流程,聽取他們簡介當日追蹤麗晶花園、油麻地等地區曾有確診個案的污水探測情況,渠務署亦持續主動選定一些街區,從沙井抽查污水,每日抽取約30多個樣本,涉及街區逾百萬人。
其後,三位議員到達港大環境生物技術實驗室及跨學科研究大樓,聽取港大跨學科團隊解釋污水病毒化驗流程與技術,在政府支援下,團隊自去年10月起啟動進行污水病毒檢測。他們示範透過高速離心機把雜質與病毒分離,提取基因後再做核酸檢測,以確認樣本是否有病毒。團隊目前已檢測過數百個污水樣本,12月底至今找出了51名隱性患者。
民建聯三位議員總結行程稱,相信透過港大團隊、環境局及渠務署等協作,可協助找出更多新冠肺炎隱性病患者。民建聯期望當局運用已經驗證的技術,短期內加大檢測能力,物色更多科研單位及添置必備儀器,以增加檢測量,協助社區共同抗疫。
新聞查詢: 鄭泳舜 (63731979)、陳恒鑌 (92747035)、柯創盛 (9266103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