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民建聯今天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提交以「開源節流穩根基 創新求變謀發展」為主題的《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期望》建議書。建議重點分別有穩定公共財政、拼搏振經濟以及改革利民生三大方面,就着15個範疇,提出合共286項建議。
面對政府已錄得多年高額財赤,民建聯期望政府今年加大開源與節流力度,並盡力維持對弱勢基層的支援。節流方面,建議除了現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各部門節省 1%經常開支,供優化和推出新的公共服務外,政府應制定另一經常性開支削減計劃,要求各部門在新一個財政年度,額外削減 3%經常性開支。同時,加大力度檢視政府的工務工程項目的緩急優次,將非迫切的工程押後進行,同時降低建造成本,並強化發展局旗下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職能,讓其直接向財政司司長匯報,以優化其在監控及減省基建工務工程項目成本的功能。政府未來一年亦應將公務員人數凍結在現有水平,包括合約制公務員;並全面檢視公務員職位編制,將不合時宜的職位重新調配,檢視及精簡各政策局與部門的工作程序;此外,凍結公務員與資助機構下年度薪酬。
至於開源方面,政府應推動各部門負起促進經濟發展的責任,在政府努力拼經濟的總體施政重點下,不同政策局及部門須擔起相關責任,例如主動推出一些推動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針與措施,或者透過拆牆鬆縛的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本港營商環境,並透過增加服務種類,開拓收入來源,從而提高政府部門的經濟效益。同時,重推出售公屋計劃;研究容許賽馬會開辦例如籃球等新的體育博彩項目;以及將閒置土地「打包」出租予營辦商,令政府增加租金收入。
我們認為,特區政府須堅持發展導向,精準投放公共資源,積極推動產業變革,提升競爭力。就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面,民建聯促請政府加快發展金融科技 Web 3.0,包括建設區塊鏈數碼身份支持基礎配套、健全加密數字領域的合規監管框架、推動發行港元穩定幣在各金融領域的應用實踐;加快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發展新能源交通;建立智慧政府及智慧城市;以及支援電子商貿發展。
在推動多元產業發展,包括創新科技產業、中醫藥產業、電競產業及文體旅產業,發掘新增長動力的同時,亦要不斷鞏固傳統優勢,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特別是透過推動「小而快」的創新業務試點、着手立法及完善基礎設施,以加強貿易、航運及金融業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利用現實資產(RWA)代幣化,進行廣泛性的數字化產業轉型。
此外,民建聯提出香港應全面打造留學品牌及國際教育樞紐,建議包括放寬自資院校、私立院校及國際學校的招生名額限制、簡化課程審批流程;推動DSE國際化,研究適度修訂《未成年人監護條例》,增設監護人制度,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的措施擴展至中學以至小學教育層面;同時,着力改善學校宿位短缺問題。
民建聯亦十分關注政府在改革利民生方面的舉措,須在公共財政緊絀與切實保障民生需要兩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以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增添市民福祉與幸福感。我們期望政府優化各項跨境安老措施,包括增加長者醫療券在內地可使用的範圍;同時,積極探討推動公營中醫服務的發展,並制訂計劃向市民提供全面的公營牙科服務。

民建聯《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期望》的電子版:
新聞查詢: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5275 558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