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化危為機拼經濟 排憂解難惠民生民建聯《2025年施政報告期望》

已更新:7月15日

2025年7月14日


民建聯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以「化危為機拼經濟 排憂解難惠民生」為主題的《2025年施政報告期望》。我們認為,單邊主義、霸權霸凌行徑嚴重擾亂國際貿易環境,政府應在動蕩的國際格局中把握機遇,化危為機,善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制度優勢和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全力吸引資金、人才和技術匯聚香港,同時推出切實有效政策,解決市民在營商、就業和生活各方面困難。就此,我們的施政報告期望共有7個主題,35項範疇,合共446項建議。


我們向特首提及香港應持續推進三個中心的工作。在進一步鞏固本港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我們建議:1)優化上市制度,吸引更多海外優質企業來港上市,例如修訂《上市規則》,調整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的市值及收入要求;2)研究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3)放寬對中小型公司的上市門檻,及研究合適措施支持中小型上市公司加快轉型。


在強化本港的國內及國際旅遊樞紐中心,吸引更多新興客群方面。我們建議:1)繼續向中央爭取增加更多城市納入自由行;2)推動多彩旅遊包括紅色旅遊、藍綠旅遊及黑白旅遊,以及推動成為穆斯林友善之都,完善清真飲食的認證服務及配套安排,以及推出專為穆斯林旅客而設的旅遊路線與產品。


在匯聚高端人才方面,我們建議:1)優化各項人才來港計劃,除全球百強大學以外,應定向引進非百強大學但個別學系是世界頂尖的人才;2)向中央爭取設立「高才通」專項資金匯出總額度,建立香港購房資金池,上限為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以閉環形式便利人才在港置業。


另一方面,政府必須回應社會對穩定樓市,激活物業市場流轉性的期望。我們建議:1)靈活調整土地用途,放寬商業用地轉型為服務式公寓或酒店項目的審批;2)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可購買的住宅物業,由5,000萬港元或以上,下調至3,000萬元或以上。


政府在貫徹以民為本的理念下,應推出切實有效民生政策,解決市民在就業和生活各方面的困難。我們建議:1)為確保本地就業優先,盡快堵塞外勞制度漏洞,包括加強「放蛇」及引入罰款機制;2)檢視公營醫療收費的調整幅度及改革步伐,以及加快提升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立法;3)優化跨境安老措施,包括大長者醫療券在內地可使用的範圍至住院服務及日間手術程序。


民建聯《2025年施政報告期望》的其他重點建議如下:

1) 鞏固及提升國際航運航空中心地位,構建一站式海空運服務樞紐。

2) 推動低空經濟持續發展,提速推動各試點項目及基建配套。

3) 發展新能源經濟產業,包括制定新能源發展的專項基金及政策措施,以及積極對接「十五五」規劃,融入國家新型能源體系。

4) 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推出包含各局政策及中央特殊配套的北都產業政策包,以及將北都大學教育城設為優先項目。

5) 促成灣區會計專業服務的高度融合,包括向中央爭取推動大灣區會計師牌照。

6) 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依託香港及區內大學的科研能力,促進中醫藥科研成果的轉化,並利用大灣區的資源將科研成果從實驗室推向產業化。

7) 推動海洋經濟,成立海洋經濟跨部門專責小組,統籌海島開發、港口升級、海域使用權審批、海洋生態保護、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事項。

8) 構建長者友善生活環境,開發針對長者需求的創新產品及服務,推動銀髮經濟可持續發展。

9) 盡快成立由司長級領導的跨部門人口政策小組,制定更完善的人口政策,並整合各方資源,應對香港長遠人口發展。

10) 重推出售公屋計劃及積極研究推行公營房屋「先租後買」政策。

11) 優化融合教育政策,重新審視並調整先行的三層支援模式撥款機制,確保所有SEN學童都能獲得必要的資源和支持。


附上《2025年施政報告期望》的電子版https://issuu.com/hkdab/docs/_2025_449c598728b1d0?fr=sYjJiZTg0NzkzODc


ree

向特首提交《2025年施政報告期望》後見記者直播重溫: https://www.youtube.com/live/DQWnkLGnYlU


新聞查詢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5275 5581

留言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