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倡議「租置計劃2.0」九龍東公屋居民意見調查
- 民建聯
- 8月26日
- 讀畢需時 8 分鐘
2025年8月26日
一、 背景
房委會自1998年起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下稱「租置計劃」),至今已涵蓋39個租置屋邨,成功售出超過14萬個單位,協助公屋住戶踏上置業階梯。「租置計劃」一方面助力基層居民累積資產,實現置業的夢想,縮窄貧富差距;另一方面釋放土地價值,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而所獲收益能再投入房屋與社區建設,惠及市民。

民建聯一直積極倡議重啟公屋「租置計劃」,並提出升級版「租置2.0」,讓現有租戶可透過「合理價格」購買原居單位,既協助居民實現「上車夢」,亦讓他們得以留在熟悉社區,延續原有的生活圈與人際網絡。據估計,計劃有望惠及全港約80萬公屋家庭,進一步鞏固基層資產累積渠道,為社會向上流動提供更穩固的支撐。
在首次「租置計劃」中,九龍東是全港認購率較高的區域之一。根據房屋委員會2023年報告,觀塘和黃大仙區的租置單位售出比率較突出。其中,興田邨出售率逾92%,彩霞邨亦高達85%,超越全港平均的83%,充分反映區內公屋居民強烈的置業意願。
二、研究方法
為此,民建聯九龍東團隊於2025年7及8月舉行了7場居民大會,並同步展開問卷調查,訪問區內所有公共屋邨約15萬戶公屋居民,期望透過具體數據了解九龍東各屋邨居民對政府重推「租置計劃」的意見與看法。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於8月期間在九龍東所有公共屋邨展開,共收回7046份有效問卷。調查重點探討居民對「租置計劃2.0」倡議的意向,包括:居民購買現居單位的意願、期望獲得的市價折扣幅度、對房委會保留公共空間管理權的看法、公屋出售後的理想管理模式,以及影響購屋決定的關鍵因素等。
A. 九龍東公屋租戶購買意願強烈 藍田邨、寶達邨、秀茂坪南邨支持率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九龍東公屋居民對房委會重新推出「租置計劃」反應熱烈,76%和21%的受訪者分別表示「一定會買」或「多數會買」現時租住的單位,僅約2%和1%的受訪者分別表示「多數不會買」或「一定不會買」。其中,藍田邨、寶達邨、秀茂坪南邨的購買意願最為強烈,一定購買現居單位的比率分別是90%,89%和89%。 在售價方面,居民普遍期望能以市價的15%至35%購入單位,反映他們對計劃的可負擔性與公平性有明確期望。另外,有97%的受訪者同意房委會此次只出售公屋單位及大廈範圍,其他大廈以外的公共空間,如道路、公園、球場及商業設施則由房委會保留及管理。同時,有61%的受訪者希望出售後的公屋由房委會繼續管理,由房委會定管理費,業主按月交管理費。
數據圖表
購買意願強:76%和21%的受訪者分別表示「一定會買」或「多數會買」現時租住的單位,僅約2%和1%分別表示「多數不會買」或「一定不會買」。

屋邨意向列表(由高到低,購買意願佔屋邨整體居民的百分比)
有64%的居民期望能以市價的15%至35%購入單位

有97%的居民同意房委會此次只出售公屋單位及大廈範圍,其他大廈以外的公共空間,如道路、公園、球場及商業設施則由房委會保留及管理。

有61%的居民希望出售後的公屋由房委會繼續管理,由房委會定管理費,業主按月交管理費。

B. 居民支持「租置」 希望穩居熟悉社區
分析結果顯示,居民支持購買的主要原因包括:38%的受訪者認為這是獲得穩定居所的難得機會;17%希望將單位留給下一代,實現家業傳承;另有12%則認為價格吸引;同時有12%希望透過購置單位,免受「寬敞戶政策」影響,避免被迫搬遷。
從以上結果可見,受訪者普遍認為「租置計劃」有助於維持現時穩定的生活與社區環境。不少人視此為安居的契機,不僅可避免因「寬敞戶政策」而被迫搬遷,亦能繼續留在熟悉、配套完善的社區生活。同時,部分居民希望透過購置單位,將居所傳承予下一代,延續家庭根基與社區連結,實現安居樂業的願景。
事實上,在多場居民大會中都有居民表示:「大家都想買樓安居樂業,繼續留喺熟悉嘅社區,附近有地鐵、超級市場等設施,又可以用較低價格置業,生活更方便穩定。」亦有居民比較不同房屋計劃後指出:「相較於綠置居或居屋計劃,「租置計劃」對長者及基層家庭幫助更大,因為可以用更優惠嘅價格購置房產,同埋係自己住果個單位。」更有居民分享:「購買單位後,可以翻新及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素,感覺更舒適同有歸屬感。」
主要動機: 38%希望擁有穩定居所、17%計劃傳給子女

C. 居民關注維修負擔與管理責任
在反對購買的原因中,37%的居民擔心未來維修費用的負擔,22%憂慮無法承擔供款,另有20%則對物業管理問題表示顧慮。
從調查結果可見,居民普遍擔心由「租戶」轉變為「業主」後所衍生的額外開支與管理責任。過去傳媒亦多次報導,部分租置屋邨在「一邨兩制、混合業權」的情況下,出現滲水、衞生等管理問題,尤其在公用地方管理權責不清時,問題更難以處理。隨着「租置計劃」實施的屋邨屢現管理與維修爭議,坊間普遍認為,混合業權及制度不一是導致問題的根源,亦成為居民的主要憂慮之一。
在居民大會上,有人特別關注圍標問題,例如指出:「業主立案法團可能出現圍標情況,導致維修工程費用被抬高,增加業主負擔。」他們認為:「若由房委會統一管理,可有效防止圍標,確保招標過程公平透明,減少不必要開支。」
同時,有居民擔心混合業權會令管理問題惡化,例如:「高空擲物、噪音滋擾等投訴無人處理,嚴重影響社區質素。」因此,有人建議:「應讓居民選擇由房委會擔任管理人,以統一管理,避免混亂。」
此外,也有居民憂慮突如其來的大額維修費:「如果突然要支付一大筆維修費,真係負擔唔起。但如果有維修儲備金,就唔使太擔心,唔怕突然要俾好多錢。」
不購買原因: 37%憂慮日後維修費用;22%擔心「供唔起」;20%擔心管理問題;

總括而言,調查反映居民對「重推租置計劃」持正面態度,期望能穩居熟悉的社區環境,並將居所傳承至下一代。然而,維修費用的負擔與日後管理責任,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
四、 「租置2.0」:以居民為本,平衡各方需求
1. 根據市價及住戶收入水平調整可負擔價格
儘管原有租約提供價格折扣,但因樓齡、面積及地段等因素,部分單位定價仍超出居民負擔能力,令其卻步。新提議的「租置2.0」方案將參考公屋家庭平均收入,並以市值約20%至25%作為定價基準,確保住戶每月供款及住房支出不超過收入的25%。
根據此估算,多數單位售價預計將低於100萬,遠低於私人市場水準。此舉不僅能解決舊計劃中居民「有意願卻無能力」購買的困境,更有望顯著提升其購買意願。
2. 明確劃分公用設施權責,減少管理糾紛
過去在部分公共屋邨,由於業權混雜,商場、休憩區等公共空間的清潔與維修責任界定不清,導致長期糾紛及社區環境質素下降。此外,屋邨範圍內的不少社區設施、山坡及行車道亦屬管理範疇,令不少居民憂慮需承擔沉重的維修責任,加劇對成為業主後潛在負擔的擔心。
「租置2.0」將範圍限制於樓宇主體及專屬設施(如泵房、電力設備),其他公共區域如車道、商場等維持由房委會集中管理,從而直接避免責任推諉及維修費分配不均等困擾。
3. 設立維修儲備金,確保長遠保養
近年眾多租置屋邨樓齡已接近三十年,陸續被納入「強制驗樓計劃」,需進行全面驗樓及維修。由於公營房屋的管理費用遠低於私人住宅,不少租置屋邨已出現設施老化與損毀情況,維修開支龐大,亦更容易引發業主與法團之間的爭議。
「租置2.0」方案建議最終售價將包含一筆上限為10萬元(約等同一次大型維修開支)的儲備金。此外,由房委會設立「維修基金」,資金來源包括房委會注資、單位售價部分款項及管理費中的維修儲備,總額足以應付未來三次、每隔15年進行一次的大型維修工程。所有工程須由房委會統一負責招標、監管及驗收,確保資金充裕且運作公開透明。此舉不僅能消除居民認為「維修應由政府承擔」的顧慮,更能有效防範維修費用突增而無力負擔的風險。
4. 設禁售期及二手市場限制,防止炒賣
「租置2.0」方案建議設頭五年的「禁止公開轉售期」,期間只允許原價售回房委會;其後在「第二市場」(包括「白居二」)放售的單位中設有售價上限(*房委會評估價值=市值減補助額連利息),需補地價才能公開出售,避免單位被用作炒賣。這可讓資源優先惠及長期輪候、急需置業的基層公屋家庭。
5. 房署繼續統一管理,管理模式靈活
在「租置計劃」下,多個屋邨於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後,因缺乏管理經驗與資源,導致管理失效,令高空擲物、「曱甴屋」、鼠患、隨地便溺及噪音滋擾等問題加劇,情況甚至較租置前更為嚴重,嚴重影響社區環境與居民生活質素。
此外,當出租與出售單位之間出現糾紛或維修問題,例如上下層漏水,往往涉及法團、住戶、房屋署及滲水辦等多個部門。由於權責界線不清,加上涉及的機構眾多,居民難以理清處理途徑,令問題的解決時間遠較房屋署單一管理時為長,增加居民的不滿與困擾。
「租置2.0」建議由房委會或房屋署擔任「公契管理人」繼續管理所有屋邨公共地方,業主僅需繳交管理費。同時,亦保留成立法團的選項,讓居民依據自身意願決定,滿足不同需求。
五、結語
民建聯一直倡議重新推行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不僅回應基層市民的置業訴求,更有助紓緩他們在置業過程中的財政壓力。雖然基層家庭渴望擁有穩定居所,卻常因資金不足而望屋興嘆。此計劃不但有助他們安居、累積資產、實現向上流動,也能優化公屋資源分配,為公共財政注入長遠動力,實現政府與市民的雙贏局面。
在當前政府財政壓力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重啟「租置計劃」正是適時之舉。此計劃無需政府額外投放新資源,可透過向公屋居民出售單位獲取收入。相關收益不僅可用於其他房屋福利項目,提升資源運用效率,確保公共房屋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對財政撥款的依賴,更有助促進社會長遠穩定。
因此,民建聯促請政府儘快重啟「租者置其屋計劃」,盡早公布具體藍圖,協助基層家庭實現安居理想與置業願景。民建聯將持續與居民同行,廣納民意、積極解說,全力推動政策落實,讓更多家庭邁向安居樂業的生活。
直播連結︰
新聞查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 6600 2511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 6099 38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