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經濟發展聯盟回應施政報告,激發海洋經濟潛能,歡迎政府發展遊艇經濟及試點沙灘新營運模式
- 民建聯
- 9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9月18日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海洋經濟發展聯盟召集人、立法會議員何俊賢、陳恒鑌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有助於激發海洋經濟潛力,對相關措施表示歡迎。17日下午,香港海洋經濟發展聯盟與立法會議員鄭泳舜、 陳凱欣、陸瀚民、陳家佩、李鎮强、吳傑莊及來自大昌行、珠江船務、Esix等企業的代表開展考察活動,大家一同在新型的雙體帆船遊艇上親身體驗遊艇夜遊的亮點,並就施政報告提出的政策方向與業界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遊艇經濟未來的發展。

施政報告圍繞發展遊艇經濟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增設約600個遊艇泊位、推進「機場城市」遊艇港灣建設,放寬對訪港遊艇要求,推出容許訪港遊艇預先提交入境資料的便利措施、便利內地船長獲取香港水域航行資格,並積極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系統建設。另外,政府亦提出會探討邀請市場在指定試點沙灘參與營運,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

何俊賢認為,透過完善碼頭、泊位等硬件配套,配合香港豐富海島資源及更為完善的沙灘商業配套,可打造特色「跳島遊」路線,釋放海島旅遊的經濟潛力。若未來配合大灣區遊艇自由行便利措施,更可打破跨境遊艇自由行的限制,擴大客源市場,吸引更多高端旅客來港。
他對遊艇經濟對海洋經濟及香港整體經濟的價值表示關注。因此,他期望未來政府能夠推出更多措施,全面發展遊艇經濟,包括研究遊艇會的新營運模式,令遊艇碼頭不單純是「會員專屬」,而有合理空間開放給公眾,令市民可以適度使用相關設施,提升遊艇碼頭及公眾碼頭的運營成效及經濟價值。
陳恒鑌認為,遊艇經濟除了賦能旅遊業發展,其產業本身就是重要的經濟點。他建議政府推出更多配套措施完善遊艇產業鏈,推動遊艇展銷、租賃、維修、保險、人才培訓等行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助力香港打造國際遊艇中心樞紐。

陳恒鑌表示,發展遊艇經濟須著眼關注業界的需求,民建聯及聯盟會繼續與業界溝通,積極與政府配合,共同打造遊艇經濟,激活海洋經濟潛力,實現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