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應最新公佈的《長遠房屋策略》

2020.12.16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柯創盛對《長策》沒有增加公屋的建屋目標表示失望,因為《長策》只維持公營房屋30.1萬的十年目標,意味新公屋供應量每年只有約2.1萬,就算供應達標,再加上每年約8千個的「回收單位」,每年可供編配的單位亦只有3萬個。以現時約15.6萬宗一般公屋申請推算,若每年只有3萬個編配單位,申請人也要輪候5年才有機會獲首次配屋,與「三年上樓」目標,依然相距一大截。


此外,當局表示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為10.1萬伙,僅較去年推算的5年期多4000個單位。不過,平均計每年也只是2萬個單位多點,與《長策》平均每年3萬個單位差了1萬個單位或少了50%。而就算後5年有用地保障,要每年建4萬個單位亦有相當的難度,因為過去差不多20年,都未見過每年4萬的建屋量,令人擔心「30.1萬的十年目標」只是「講到做唔到」。


另一方面,雖然《長策》首次保障了未來10年的公營房屋用地,但在私人房屋的土地上,當局依然不能保障有12.9萬個單位的用地「應市」。在疫情打擊,經濟及失業率同步惡化下,樓價依然高企,除得力於「超低息」環境外,亦源於內部的剛性需求。若當局未能主導私樓土地供應,以致實際單位供應未能達標,恐怕疫情過後,樓價會重拾升軌。

 

新聞聯絡: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柯創盛 (92661035)



bottom of page